-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克來 醫師
曹妃甸區六農場醫院
其他
全科
-
心臟毒性作用是指某些因素對心臟產生的不良影響,可能導致心臟結構和功能異常,包括心肌損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常見因素有藥物、疾病、輻射、化學物質、遺傳因素等。 1.藥物:部分抗腫瘤藥物如阿霉素、環磷酰胺、順鉑等,以及某些抗心律失常藥物如胺碘酮等,可能引起心臟毒性。 2.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糖尿病等,可通過影響心血管系統導致心臟毒性。 3.輻射:長期或大量接受放射線治療,可能損傷心肌細胞。 4.化學物質:如重金屬鉛、汞等,有機磷農藥等可損害心臟。 5.遺傳因素:某些基因突變可能使個體易患心臟疾病,增加心臟毒性的風險。 了解心臟毒性作用的原因對于預防和治療相關疾病至關重要。在日常生活和醫療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接觸可能導致心臟毒性的因素。一旦出現心臟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和診斷。
2024-10-29 1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