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樂翠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總是貧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造血原料不足、失血過多、骨髓造血功能障礙、紅細胞破壞過多、慢性疾病等。 1.造血原料不足:鐵、葉酸、維生素 B12 等缺乏會影響血紅蛋白合成,導致貧血。常見于飲食不均衡、胃腸道疾病影響吸收等情況。如缺鐵性貧血,可補充硫酸亞鐵;巨幼細胞貧血,補充葉酸和維生素 B12。 2.失血過多: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急性失血如外傷、消化道大出血等;慢性失血如女性月經過多、消化道慢性失血等。治療需先止血,再補充造血原料。 3.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干細胞減少,造血功能衰竭。治療常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 4.紅細胞破壞過多:如溶血性貧血,自身免疫、遺傳等因素導致紅細胞破壞速度超過骨髓造血代償能力。藥物治療包括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 5.慢性疾病:慢性感染、風濕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等,會影響機體造血功能或導致紅細胞破壞。治療原發病的同時,糾正貧血。 總之,貧血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等明確診斷,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助于預防貧血。
2024-10-28 2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