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微微 主治醫師
安徽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膿毒血癥是一種嚴重的全身炎癥反應,可能確實會引發溶血性貧血。以下是膿毒血癥導致溶血性貧血的機制:
2017-12-04 19:20
膿毒血癥與溶血性貧血的關聯
膿毒血癥時,身體的免疫系統過度激活,導致氧化應激增加和血管內皮損傷,這些變化可直接影響紅細胞的穩定性和壽命。
1. 免疫介導:膿毒血癥激發的免疫反應可能產生抗紅細胞抗體,導致自身免疫性溶血。
2. 血管內皮損傷:受損的血管內皮可能導致紅細胞在微血管中異常破壞,即血管內溶血。
3. 氧化應激:過度的氧化應激損害紅細胞膜,使紅細胞變得脆弱,易于破裂。
4. 骨髓抑制:膿毒血癥也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使紅細胞生成減少,無法有效補償溶血。
5. 微血栓形成:炎癥狀態下的微血栓形成可阻塞毛細血管,局部紅細胞被困并被破壞。
因此,膿毒血癥通過多種途徑誘導溶血性貧血,這需要及時的診斷和治療。治療時,除了針對膿毒血癥的根源控制感染,可能還需要支持性療法,如輸血、抗氧化劑應用以及針對溶血的特定治療。患者應密切監測血象變化,并在醫生指導下接受相應治療。
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