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胡俊 主任醫師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溶血性貧血是紅細胞破壞速率超過骨髓造血代償能力而引發的貧血。該病存在一定風險,需及時就醫。其成因多樣,包括紅細胞自身內在缺陷及外部因素異常。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7-12-09 21:36
1.內在缺陷:多為遺傳性,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等。
2.外部因素:感染、藥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物理化學因素等。
3.癥狀表現:常出現貧血、黃疸、脾大等癥狀。
4.檢查診斷:通過血常規、骨髓象、溶血相關檢查等來診斷。
5.治療方法:輕者可藥物治療,如潑尼松、環孢素等,嚴重者可能需輸血或切脾,具體治療需依病情而定。
總之,溶血性貧血是一種復雜的疾病,發現相關癥狀應盡快就醫,以便明確診斷和開展有效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