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處方的量與服用方法存疑,求解
有一中醫給我開了一處方:參20克 山藥20克?? 白芷10克 當歸15克?? 熟地30克??? 茯苓4克? 黃芩15克
五劑 每2日一劑 每日服4次 用2公斤水煎 煮沸后15分鐘就可以???。不明白一些問題,因暫聯系不到他,故請教你們,謝謝!
通常處方的量是否為一劑的量?每二日一劑,是隔一天才吃嗎還是二日共吃一劑?如是二日共吃一劑,藥應該如何儲存?每次吃還需加熱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杜錦輝 主任醫師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中醫處方中的藥量通常是一劑的量。每兩日一劑指的是兩天服用一劑。關于藥的儲存和服用時是否加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1. 藥量:處方中的參 20 克、山藥 20 克、白芷 10 克等藥材的量,一般是指一劑的用量。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體質等因素來確定藥量。 2. 服用間隔:每兩日一劑,意味著一劑藥要在兩天內服用完。這樣的安排是為了讓藥物在體內有適當的作用時間,同時避免藥物積累產生不良反應。 3. 儲存方法:如果是在夏季,氣溫較高,未煎的藥材應放在干燥通風處;煎好的藥若兩天內喝不完,可密封放入冰箱冷藏。在冬季,未煎的藥材常溫保存即可,煎好的藥在常溫下放置也較安全,但要注意防塵。 4. 加熱問題:從冰箱取出的藥液服用前需要加熱,常溫保存的藥液如果覺得涼也可適當加熱,以溫熱為宜,避免過燙。 5. 注意事項:服用中藥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藥效。 總之,服用中藥要遵循醫囑,注意儲存和服用方法,以確保藥效和安全。
2024-12-05 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