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維明 主任醫師
云浮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艾灸后洗澡時間受艾灸程度、個人體質、環境溫度、皮膚狀態、艾灸部位等影響。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7-11-14 10:29
1.艾灸程度:若艾灸時間短、溫度低,2小時后可洗澡。反之,則需更長時間。
2.個人體質:體質強、恢復快者,3小時左右可洗;體質弱可能要4小時以上。
3.環境溫度:高溫環境下,3小時左右能洗;低溫環境則要適當延長。
4.皮膚狀態:皮膚無紅腫、破損,3小時左右可洗;若有損傷,需等恢復。
5.艾灸部位:四肢部位艾灸,3小時左右可洗;腹部、背部等,4小時左右為宜。
總之,艾灸后洗澡時間應綜合多種因素判斷,以避免受寒或影響艾灸效果。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5×10^9/L ,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