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頸椎疼痛可能由不良姿勢、頸椎退變、頸部肌肉勞損、頸椎外傷、頸椎炎癥等引起。治療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肌肉松弛劑、營養神經藥物等。但用藥需謹慎,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1.不良姿勢:長期低頭、仰頭或歪頭等不良姿勢可導致頸椎疼痛。應注意糾正姿勢,適當活動頸部。 2.頸椎退變:隨著年齡增長,頸椎間盤、椎體等發生退變,可引發疼痛。可通過熱敷、按摩等緩解。 3.頸部肌肉勞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或過度勞累,使頸部肌肉緊張、痙攣。治療可使用物理治療,如電療、磁療等。 4.頸椎外傷:如扭傷、撞傷等,需先確定損傷程度。輕度外傷可休息、制動,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 5.頸椎炎癥:如頸椎關節炎等,需進行抗炎治療,常用藥物有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 頸椎疼痛的原因多樣,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在出現頸椎疼痛時,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遵醫囑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和藥物,切勿自行用藥。
2024-10-24 2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