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亮 副主任醫師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慢性溶血性貧血是由于紅細胞破壞速率增加,超過骨髓造血的代償能力而發生的貧血。其發病機制復雜,可能與紅細胞內在缺陷、外部因素等有關。治療方法多樣,包括藥物治療、輸血治療等。葉酸片對慢性溶血性貧血可能有一定幫助。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7-11-17 04:22
1.疾病原理:紅細胞壽命縮短,破壞增多,骨髓造血功能不能及時補充被破壞的紅細胞,導致貧血。
2.病因分析:可能由遺傳因素導致紅細胞膜異常,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外部因素引起。
3.癥狀表現:常見乏力、頭暈、黃疸、脾大等。
4.檢查方法:包括血常規、血涂片、骨髓穿刺等,以明確貧血程度和病因。
5.治療方式:除使用葉酸片外,還可能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等藥物,嚴重時需輸血治療。使用任何藥物都應遵醫囑。
慢性溶血性貧血的治療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葉酸片可作為輔助治療手段之一,但具體治療方案應根據個體情況由醫生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