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骨折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骨骼疾病,其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年齡、創傷、遺傳、代謝和炎癥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7-10-18 11:13
1. 疾病原理:骨折骨性關節炎主要是由于骨折后關節軟骨的損傷、退變,以及關節周圍骨質增生等導致。隨著年齡增長,軟骨修復能力下降,創傷會加速軟骨損傷,遺傳因素可能影響關節結構和代謝,炎癥也會加重病情。
2. 癥狀表現:患者常有關節疼痛、腫脹、僵硬、活動受限,嚴重時可出現關節畸形。
3. 診斷方法:通過 X 線、CT、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觀察關節結構變化,結合癥狀和體征進行診斷。
4.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除骨康膠囊外,常用的還有塞來昔布膠囊緩解疼痛和炎癥,氨基葡萄糖膠囊促進軟骨修復,玻璃酸鈉注射液增加關節潤滑。
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針灸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癥狀。
手術治療:對于病情嚴重、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可行關節置換術等。
5. 日常注意: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關節負重,適當進行關節功能鍛煉,注意保暖。
總之,骨折骨性關節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并定期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