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帥 主治醫師
馬鞍山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重癥醫學科
-
從藥理學角度來說,首劑加倍的目的是在病菌繁殖初期,使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迅速達到有效值,起到殺菌、抑菌作用。如果首劑不加倍,就不能迅速達到有效濃度,會給病菌快速繁殖留下時間,從而使病菌產生耐藥性,延誤疾病的治療。首劑減半,先抑后揚:與首劑加倍相反,有些藥物根據其作用特點,必須首劑減半,為的是避免首劑效應。所謂首劑效應,是指病人首次服用常規劑量的某種藥物時,意外出眩暈、心悸、虛弱等癥狀,嚴重的可出現血壓迅速下降、意識喪失、心力衰竭等。
2016-04-08 08: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胡欣 主任藥師
北京醫院
三級甲等
藥學部
-
首劑加倍的道理何在?以抗生素為例,首劑加倍相當于給致病細菌或其他微生物“重量級的第一擊”,這好比拳擊格斗中,
2016-04-08 03:12
首先出重拳打倒對方,從而在氣勢上占優勢,把握主動權。從藥理學角度來說,首劑加倍的目的是在病菌繁殖初期,使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迅速達到有效值,起到殺菌、抑菌作用。如果首劑不加倍,就不能迅速達到有效濃度,會給病菌快速繁殖留下時間,從而使病菌產生耐藥性,延誤疾病的治療。 首劑加倍作為對付疾病的非常規武器,醫生不會輕易使用,這是因為:
第一,醫生會選擇特定的藥物,眾多藥物中只有少數藥物才能首劑加倍。
第二,不是對所有病人的藥物治療一律首劑加倍。
對于高齡、肝腎功能衰退或年幼者,往往常規劑量就能達到理想用藥效果,如果首劑加倍,可能反而會對機體造成更大的損害。有些人對首劑加倍的概念不太理解,以為是平生第一次服藥時需使藥量加倍,其實并不是這樣。任何藥物停藥后,血液中的藥物濃度都會慢慢降低直到沒有,因此下次服用時,仍然要首劑加倍。 首劑減半,先抑后揚:與首劑加倍相反,有些藥物根據其作用特點,必須首劑減半,為的是避免首劑效應。所謂首劑效應,是指病人首次服用常規劑量的某種藥物時,意外出眩暈、心悸、虛弱等癥狀,嚴重的可出現血壓迅速下降、意識喪失、心力衰竭等。首劑效應一般發生在少數特殊體質的病人身上,但對易發生首劑效應的藥物要非常警惕,首劑減半就是一種防范措施。最容易產生首劑效應的是降血壓藥中的α受體阻滯劑哌唑嗪、特拉唑嗪等,這一類藥物也用于治療前列腺肥大。當α受體阻滯劑與β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倍他樂克等)或利尿劑(如氫氯噻嗪等)合用時,更易發生首劑效應。另外,首次服用的劑量越大,首劑效應的發生率就越高因此,病人在服用α受體阻滯劑時,應注意以下事項:首次用藥的劑量要小,可為常規劑量的1/4~1/2。以后再逐漸增加用藥劑量。最好避免同時服用β受體阻滯劑和利尿劑。如果病人在用α受體阻滯劑前已使用利尿劑治療,最好在停服利尿劑一天后,再使用α受體阻滯劑。如果因病情需要,病人在服用α受體阻滯劑時,必須同時服用β受體阻滯劑或利尿劑,則應在醫生的監護下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