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達欽 主治醫師
龍崗第二人民醫院萬科城社康中心
其他
內科
-
高溫天氣下,老年人、兒童、孕婦、戶外工作者、慢性病患者等人群要特別注意防暑。 1.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體溫調節能力較弱,對高溫環境適應慢,易中暑。 2.兒童: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代謝率高,產熱多,易受熱傷害。 3.孕婦:新陳代謝旺盛,產熱多,且身體負擔重,散熱相對困難。 4.戶外工作者: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勞動強度大,出汗多,水分和電解質流失快。 5.慢性病患者:如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高溫可能加重病情,影響身體調節功能。 總之,以上人群在高溫天氣中要做好防暑措施,如減少外出時間、補充水分、穿著透氣衣物等。若出現頭暈、惡心等中暑癥狀,應及時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并盡快就醫。
2024-10-22 16: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祖輝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健康管理中心
-
連續的高溫很容易導致中暑等夏季系列疾病,因此大家都要有所準備,尤其是旅游、外出時。其中,7類人群應特別小心——— 1、老年人:由于皮膚汗腺萎縮和循環系統功能衰退,肌體散熱不暢,易被暑熱侵襲。 2、嬰幼兒:各系統發育不夠完善,體溫調節功能差,皮下脂肪比較多,對散熱不利。 3、心血管病患者:炎熱天氣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荷。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的,他們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積蓄,所以容易中暑。 4、糖尿病患者:機體對內外環境溫度變化反應遲鈍,雖然熱量已經積蓄在體內,但病人的自覺癥狀卻出現得較晚,易引起中暑。 5、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為細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體產生內源性致熱原,讓機體產熱加速。炎癥還能使機體釋放出一些物質,使血管痙攣收縮,更不利于散熱而容易中暑。 6、營養不良的人:因為營養素的缺乏使血壓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縮。他們還容易反復腹瀉,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而中暑。 7、高溫作業者:長時間暴曬,很容易中暑。
2024-10-23 0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