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避免誘發肝癌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預防肝炎病毒感染、控制飲酒量、避免食用霉變食物、防治脂肪肝、減少接觸化學致癌物等。 1.預防肝炎病毒感染:接種乙肝疫苗,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和共用注射器等可能導致乙肝、丙肝病毒傳播的行為。 2.控制飲酒量:盡量少飲酒或不飲酒,長期大量飲酒會損傷肝臟,增加肝癌風險。 3.避免食用霉變食物:黃曲霉毒素是一種強致癌物,常見于霉變的花生、玉米等食物中,要避免食用。 4.防治脂肪肝:保持健康飲食,適量運動,控制體重,預防和治療脂肪肝。 5.減少接觸化學致癌物:如避免長期接觸苯、甲醛等化學物質。 總之,通過以上多種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肝癌的發生風險。但定期進行肝臟檢查,如肝功能、肝臟超聲等,有助于早期發現和治療肝臟疾病。
2024-10-09 19: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懷宇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肝病中心
-
誘發肝癌的高危因素大多數是在我們個人的可控范圍,比如不吃霉變食物、不吃魚生、少喝酒、不混喝酒———生活習慣的小小改變,可以讓肝癌遠離。 高危因素1:乙肝病毒攜帶高達9.26%。應對:接受正規治療,給新生寶寶接種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持續感染導致慢性肝炎、肝硬變,部分病人在此基礎上發生肝癌,我國的肝癌病人約85%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HBsAg陽性)。減少乙肝病毒感染,可有效降低肝癌的發病率。我國學者預測,通過給嬰兒接種乙肝疫苗約可減少70%左右的肝癌病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應去正規醫院接受檢查,有必要的要接受抗病毒和保肝治療,可有效降低發展為肝癌的風險。 高危因素1:濕熱氣候助黃曲霉毒素滋生。應對:不吃霉變食物,慎選不明來源食用油。 黃曲霉毒素具有肯定的強烈致肝癌作用,目前已繪出的全國黃曲霉菌污染分布圖與肝癌死亡率的地理分布十分吻合。黃曲霉菌是幾種有毒霉菌的一種,它的毒素B1對肝臟有強烈的毒性,并與乙肝病毒被認為有協同致癌作用。此外,黃曲霉素可損害細胞免疫功能,促使乙肝病毒在一定人群中高度流行,導致一些乙肝患者遷延不愈,直到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政府主管部門應防止糧食、食物霉變,嚴控黃曲霉毒素對食品的污染。對于個人,平時應注意不要食用霉變的食物,食用油應注意選擇大品牌,慎選不明來源的食用油。 高危因素2:混喝酒肝癌風險增大六七倍。應對:少喝酒,不混喝白酒紅酒啤酒。 許多研究表明,酒精的消耗量與肝癌的死亡率呈正相關,而且酒的種類也是肝癌的危險因素之一,飲混合酒或烈性酒的危險度是不飲酒的7.41倍和6.5倍,飲混合酒患肝癌的機會是飲溫和酒或不飲酒的6.10倍。 雖然酒精不一定是肝癌的致癌物,但酒精可以作為HBV、性激素等肝癌危險因素的誘發劑、促進劑,有強化或促進致癌物的作用。肝炎史與飲酒對肝癌的發生有協同作用,肝炎可能是肝癌較為主要的病因因素,酒精可能是肝癌發生的輔助因素。一般說來,過量、長期飲酒引起肝解毒功能下降,營養素攝入減少,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并通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肝硬變等步驟,最終導致肝癌。少飲酒、適量飲酒是保護肝臟健康、減少肝癌發生率的重要環節。 高危因素3:飲用水污染含百余種致癌物。應對:改善飲水質量,防治水源污染。 國內資料顯示,肝癌死亡率與飲水污染的程度呈正相關,飲用溝塘水的居民肝癌死亡率為60~100/10萬,飲用井水或深井水者則低于20/10萬。由于水質分析技術的進步,已發現受污染的水中有百余種致癌、促癌和致突變物質。我國肝炎流行區也正是飲用水質污染較重的地區。 高危因素4:嗜吃魚生留下肝病隱患。應對:拒吃河塘魚生,拒飲生水。另外,飲用生水、食用生的蔬菜、食用生的魚露也會導致肝吸蟲的感染,已經確診感染肝吸蟲者,服用吡喹酮、腸蟲清、驅蟲糖等驅蟲藥是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如果繼續吃河塘魚生、飲生水等,會再次感染。
2024-10-09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