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臍疝是指腹腔內容物由臍部薄弱區突出的腹外疝。對于臍疝患兒,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觀察等待、使用臍疝帶、手術治療等。 1.觀察等待:對于直徑較小、在 2 歲以內的臍疝患兒,尤其是臍環直徑小于 1.5 厘米者,多可自行閉合,可先觀察等待。 2.使用臍疝帶:適用于疝環較小的患兒,通過外部加壓,促進疝內容物回納,幫助臍環閉合。 3.手術治療:如果臍疝直徑超過 2 厘米,且 2 歲以上仍未閉合,或出現疝內容物嵌頓等情況,則需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單純縫合修補術、疝囊高位結扎術等。 4.日常生活護理:避免患兒劇烈哭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壓的情況。 5.飲食調整:保證營養均衡,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增強體質。 總之,臍疝患兒的治療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家長應密切觀察患兒臍疝的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2024-10-23 11: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雯 主任中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新生兒期臍部呈半球狀或囊狀突起,大如胡桃,以指按之,腫物可推回腹內,但做增加腹內壓動作時(如哭鬧、站立或用力時)腫物會增大而后又重復突出。一般臍疝的臍環在1厘米左右者,可不做特殊處理,多數可隨年齡增長及腹直肌的發育而疝孔閉合治愈。若2歲后仍不閉合或臍環在2厘米以上臍部突出不能回納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2024-10-23 21:3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臍疝? 發生于臍部的腹外疝統稱為臍疝(umbilal hemia),女性多于男性,成人中以肥胖者居多;新生兒比成年人多。嬰兒臍疝多為易復性疝,常干哭鬧、咳嗽、排便或排尿困難時于臍部出現圓形腫塊,安靜、平臥時可消失,很少發生嵌頓,用手指可清楚地捫及臍環的邊緣,并有咳嗽沖擊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