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補充寶寶缺失的營養元素,但效果因營養元素種類、寶寶個體差異、食物選擇及攝入量等多種因素而異。常見的營養元素包括鈣、鐵、鋅、維生素 A、維生素 D 等。 1. 鈣: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鈣,有助于寶寶骨骼發育。但如果寶寶鈣缺失嚴重,可能需要額外補充鈣劑。 2. 鐵:動物肝臟、紅肉等是鐵的良好來源。缺鐵可能導致貧血,嚴重時需遵醫囑補充鐵劑。 3. 鋅:貝殼類海鮮、瘦肉等含鋅豐富。缺鋅會影響寶寶食欲和生長發育,必要時可補充鋅制劑。 4. 維生素 A:胡蘿卜、南瓜等能提供維生素 A,對寶寶視力和免疫系統有益。 5. 維生素 D:通過曬太陽和食用蛋黃、魚肝油等獲取。維生素 D 缺乏易引發佝僂病,必要時需補充維生素 D 滴劑。 總之,食物是寶寶獲取營養元素的重要途徑,但要注意食物的多樣性和均衡搭配。如果寶寶存在明顯的營養元素缺失癥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合理補充。
2024-10-21 20: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少冰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要明確是否缺鈣和鋅,建議最好到醫院做相應檢查。檢查鈣最可信的方法是,血液中的25羥D或拍片看看四肢骨垢的情況。而判斷是否缺鋅,主要是參考血液中的微量元素值。兒童補鈣,可根據相應年齡補充足夠的奶量,如果是陽光不充足的地區,可另外補充維生素D。而鋅主要來源于肉類,因此建議每天要補充肉類、動物肝臟、蛋黃等食物。寶寶對鐵的需求量相當大,補鐵最佳的途徑是從肉類中攝取,如動物肝臟和血制品,這些都是含鐵量相當高的食物。而植物中如木耳、紅棗等也都富含鐵質。但從肉類中所攝取的鐵質相對來說會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建議,兒童每周攝入約4塊腐乳大小的動物類肝臟(如雞肝、豬肝),分開5~7天喂予。
2024-10-22 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