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祖輝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健康管理中心
-
關于登革出血熱的預防,最主要的還是要預防蚊蟲,應該要注意預防蚊蟲的叮咬,以及我們的居家環境,要注意保證及時地清除一些小水體,我們知道登革熱的傳播主要是通過蚊蟲,最主要的蚊蟲是伊蚊,一種小的,黑色的蚊子,南方比較多見,這種蚊蟲喜歡清潔的小水體,在里面產卵,然后叮咬人,傳播這個疾病。所以我們要注意搞好居家的衛生,防止蚊蟲的叮咬,同時,如果出現了一些癥狀過后,要及早地進行診斷、治療、隔離,這才是最主要的預防方法。
2016-01-28 08: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控制傳染源,在地方性流行區或可能流行地區要做好登革熱疫情監測預報工作,早發現、早診斷、及時隔離與治療患者。同時,對可疑病例應盡快進行特異性實驗室檢查,識別輕型患者。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切斷傳播途徑,防蚊、滅蚊是預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衛生環境,消滅伊蚊滋生地,清理積水。噴灑殺蚊劑消滅成蚊。祝你健康!
2016-01-28 10:1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登革出血熱? 登革出血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是登革熱的一種嚴重類型。是登革病毒經伊蚊(主要為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傳播所致急性傳染病。多見于兒童,病死率高。臨床上除有登革熱的表現外,其特征為明顯出血,皮膚、內臟均可有出血,嚴重者可有顱內出血,休克多在病程3~7天發生,體溫下降時病情惡化,血壓下降,血小板減少,血液濃縮。本病傳播迅速,發病率高。1953~1954年在菲律賓的馬尼拉首先認識登革出血熱的流行,以后陸續擴展到東南亞各國,印度、巴基斯坦與斯里蘭卡等。西太平洋及加勒比海地區,東西非與中東也相繼發生本病流行。1985年在我國海南省開始發現本病流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