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腸結核患者促進康復,應注重飲食調整、規律作息、適當運動、遵醫囑治療及保持良好心態等。 1. 飲食調整: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蛋類、新鮮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和刺激性食物。 2. 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至少 7 - 8 小時,有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 3. 適當運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增強體質。 4. 遵醫囑治療:嚴格按照醫生要求服用抗結核藥物,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定期復查,監測治療效果和藥物副作用。 5. 保持良好心態:積極樂觀的心態有助于病情恢復,避免焦慮和抑郁情緒。 總之,腸結核患者通過綜合調理,包括合理飲食、規律生活、適當運動、規范治療和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于身體的康復。
2024-09-17 18: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友鵬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性疾病科
-
在抗結核藥出現之前腸結核預后差,死亡率高。抗結核藥在臨床廣泛應用以后,使腸結核的預后大為改觀,特別是對黏膜結核,包括腸結核在內的療效尤為顯著。腸結核患者應該怎么做才能有助于恢復健康呢?我們一般是根據病情來定,看看患者是否有腸穿孔,如果發現有腸穿孔,就必須禁食,主要是靠靜脈的輸液或者靜脈的營養,看看有沒有腸梗阻,如果完全腸梗阻,那就肯定無法進食,如果不完全的腸梗阻,就可以用一些流質的飲食。總之,腸結核患者增加營養補充蛋白質是有利于疾病的恢復的。
2024-09-18 07:5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腸結核? 腸結核(intestinal tubereulosis)是結核桿菌侵犯腸道引起的慢性特異性炎癥,主要由人型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絕大多數繼發于腸外結核,如肺結核等。結核桿菌進入腑道,可引發腸道病變,以回盲部最常見,其次為升結腸、回腸、空腸,再次是其他腸段。可形成潰瘍或增生型腸結核。本病多見于20~40歲青壯年,女性稍多于男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