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失眠和焦慮常常相互影響,互為因果。焦慮可能導致失眠,而長期失眠也可能引發或加重焦慮情緒。具體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生活習慣、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等。 1.心理因素:焦慮狀態下,人們容易過度擔憂、緊張,大腦持續處于興奮狀態,難以平靜入睡。 2.生理因素:焦慮可能引起體內激素失衡,如腎上腺素、皮質醇分泌增多,影響睡眠質量。 3.生活習慣: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睡前使用電子設備、白天午睡時間過長等,既可能加重焦慮,又可能導致失眠。 4.環境因素:嘈雜、光線過強或溫度不適的睡眠環境,容易使人產生焦慮感,進而影響睡眠。 5.遺傳因素:部分人由于遺傳因素,本身就具有易焦慮和失眠的特質。 總之,失眠與焦慮關系密切。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調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態。必要時,需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如使用藥物治療,常見的有地西泮、艾司唑侖、阿普唑侖等,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2024-10-17 11: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潘集陽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精神醫學科
-
現階段臨床醫師常見的失眠類型主要有原發性失眠、焦慮、抑郁障礙伴發失眠、高血壓病、糖尿病等伴發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其中失眠與焦慮是一種雙向影響關系,廣泛性焦慮障礙是失眠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最普遍的失眠類型。
2024-10-17 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