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陽 主任醫師教授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
焦慮障礙、抑郁障礙和睡眠障礙(包括兒童與老年人)的診斷和藥物治療 焦慮癥、失眠、抑郁癥。
醫生介紹
睡眠醫學中心主任; 教授、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精神醫學學術帶頭人和睡眠醫學首席專家。從事精神醫學及睡眠醫學臨床工作30余年。1989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獲碩士研究生學位。1996年1月-1999年1月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精神科焦慮礙障臨床研究部學習焦慮障礙的診斷和臨床藥物治療,以及在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精神科臨床精神衛生研究中心世界著名抑郁癥專家A. John Rush教授(美國DSM-IV心境障礙診斷標準小組主席和STAR’D研究項目負責人)指導下作博士后研究,從事抑郁障礙的睡眠精神生物學以及抗抑郁藥物的臨床驗證和臨床藥理學研究,合作發表論文2篇。2003年獲美國睡眠醫學會獎學金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睡眠中心接受睡眠臨床診療技術訓練,在中心主任Alan Pack教授指導下學習各種睡眠臨床診療技術。先后在專業雜志以第一作者共發表焦慮抑郁及睡眠障礙相關論文40余篇(SCI 2篇),獲得省市科技基金8項,主編專著3本,參與編寫專著數本。
專長:
1.各種難治性抑郁,焦慮障礙診療;
2.各種難治性失眠及其它睡眠疾病診療;
3兒童抑郁焦慮行為障礙診療;
4.老年期抑郁及其它睡眠疾病診療;
5.進食障礙診療;
6.藥物依賴及其它成癮疾病診療。
學術任職
美國睡眠醫學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精神藥理學組、雙相障礙學組和焦慮障礙協作組成員、中華醫學會神經科分會睡眠障礙學成員;廣東醫師協會精神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醫學會行為與心身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睡眠研究會睡眠障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等。
主研方向
焦慮障礙、抑郁障礙和睡眠障礙(包括兒童與老年人)
各種精神和心理疾病的臨床藥理學和精神生物學
進食障礙與成癮行為
獲獎情況
獲美國睡眠醫學會獎學金(Mini-Fellowship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s)
獲國家、省市科技基金8項
學術論著
主編專著3本,參與編寫專著數本,其中獨立編寫《睡眠障礙的診斷和治療》和《睡眠障礙的臨床診療》兩本專著;在專業雜志以第一作者共發表相關論文40余篇。 詳細»
- Q:
- A:
抑郁癥并不是心理病,它的疾病性質同高血壓、糖尿病相同。除了做好心理治療,必要時要接受藥物治療。詳細»
- Q:
- A:
您好,一般視情況而定。抗郁的藥物效果比較慢,要堅持服用兩周才會有效果。詳細»
- Q:
- A:
你好,治療抑郁癥的藥物很多,由于多數的抗抑郁藥物起效都在2周以上,故患者應該堅持足療程,不能經常隨意換藥。5-羥色胺再攝取阻斷抗抑郁藥物(SSRIs)類藥物...詳細»
- Q:
- A:
你好,得了躁狂癥也不需要太擔心,一定要放松心情,積極的配合醫生調理治療,只要癥狀不是太嚴重,治愈是沒有問題的,千萬不能做過激的行為。詳細»
- Q:
- A:
你好,躁狂癥在醫學上是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精神疾病,是神經癥的一種類型,躁狂躁狂癥癥狀表現主要有情感高漲,自我評價過高或者思維奔逸等。詳細»
- Q:
- A:
你好,躁狂癥會容易誤診為精神分裂癥青春型,中毒性精神病某些藥物如皮質激素、異煙肼、阿的平等中毒可引起躁狂狀態。腦器質性精神病,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等。詳細»
- Q:
- A:
你好,躁狂癥的確是能夠治療的,但是要徹底的根治,是有很大的困難的,一定要注意這個事情,如果治療不適當,的確是很難根治,而且也是有一定的復發性。詳細»
- Q:
- A:
你好,如果出現情緒高漲、易激惹、心境高漲、思維奔逸、躁狂、精神運動性興奮、幻聽、言語增多、易激惹、技術狂躁癥、秋季狂躁癥、燥狂相、言語凌亂等癥狀就是需要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