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鼻咽癌放療新技術包括調強放療、圖像引導放療、質子放療、立體定向放療、自適應放療等。 1.調強放療:能更精準地照射腫瘤,減少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 2.圖像引導放療:通過實時成像技術,確保放療的準確性和精確性。 3.質子放療:具有獨特的物理特性,可減少對正常組織的輻射劑量。 4.立體定向放療:適用于小體積的腫瘤,能給予高劑量的照射。 5.自適應放療:根據治療過程中的腫瘤變化,調整放療計劃。 總之,這些新技術為鼻咽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治療選擇,但具體應用需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2024-10-10 21: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盧泰祥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三級甲等
放療科
-
60-70年代,患者放療完畢,對組織穿透淺而且皮膚損傷大,脖子紅紅的,出去不敢坐公共汽車,旁邊的群眾一眼就看得這是從腫瘤醫院出來的,以前是大常規進行放療,現在是精準的放療,即使腫瘤長成像“生姜”般形狀,也能做到精確進行放療,由于精確,所以目前放療的副作用大大的減少,對腦損傷也大大的減少。 20世紀末美國研制出“調強適形放射治療”技術,當時,它被國際上的放射腫瘤學家預測將引領21世紀放射腫瘤學的方向。進入21世紀,鼻咽癌的放射治療由于此項技術的應用又產生了一個大的飛躍,使用這種技術治療鼻咽癌,實現了對鼻咽癌高精度、高劑量、高療效的照射,而腫瘤周圍正常組織和器官受到了最佳的保護。
2024-10-11 05:0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咽癌?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的發病與種族易感性、病毒和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有關。病理組織學檢查發現多屬低分化鱗狀細胞癌,占全部惡性腫瘤的1.5%~26%。早期發生頸淋巴結轉移及腦神經侵犯,晚期可有遠處轉移。在北美洲國家少見,但在東方國家是一種最常見的癌癥。移居北美的中國人較北美土著人更常見。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較其父輩發病率稍低。EB病毒在鼻咽癌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男性多于女性,為2~3:1。好發年齡為40~49歲,發病率在20歲以后隨年齡增長而上升,50歲以后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鼻咽癌發病率以廣東最高,次為廣西、福建、湖南、江西等省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