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甘文魁 醫師
邕寧區中醫院
二級甲等
骨傷科
-
退行性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主要由于關節軟骨退變、骨質增生、滑膜炎癥、關節囊攣縮、肌肉力量減弱等因素引起。多見于中老年人,好發于膝關節、髖關節、脊柱等部位,給患者帶來疼痛和活動受限。 1.關節軟骨退變:軟骨磨損、變薄,失去彈性,緩沖作用減弱。 2.骨質增生:關節邊緣形成骨贅,影響關節活動。 3.滑膜炎癥:滑膜增生、滲出,導致關節腫脹、疼痛。 4.關節囊攣縮:關節囊變得緊張,限制關節活動范圍。 5.肌肉力量減弱:周圍肌肉力量不足,難以穩定關節。 總之,退行性骨關節炎是一種逐漸進展的疾病,早期診斷和治療有助于緩解癥狀、延緩病情發展。患者應注意減輕體重、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鍛煉,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或物理治療。如癥狀嚴重,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2024-10-17 17: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健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關節與骨病外科
-
退行性骨關節病即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是指以軟骨丟失及伴有關節周圍骨反應為特點的一種常見于老年人的滑膜關節病,又稱骨關節病、肥大性或增生性關節炎等,是全球范圍內最常見的風濕性疾病。退行性骨關節病實際上并非炎癥,主要為退行性變,屬關節提前老化,特別是關節軟骨的老化,也稱之為老年性關節炎。關節軟骨可由于一次嚴重的創傷、或多次重復損傷而造成創傷性關節炎。骨關節炎影響最顯著的關節是活動度最大的關節,如髖、膝及拇指的掌指關節。
2024-10-18 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