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創傷性關節炎患者一般不建議跑步。這是因為創傷性關節炎會導致關節軟骨損傷、關節結構改變、疼痛、腫脹和活動受限。跑步可能會加重關節損傷,導致癥狀惡化。然而,具體情況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效果、個人身體狀況等綜合判斷。 1. 病情嚴重程度:若關節炎處于急性期,關節疼痛、腫脹明顯,跑步會加重炎癥和損傷。 2. 關節結構改變:如關節面不平整、關節間隙狹窄等,跑步時關節承受的壓力增大,易加重病情。 3. 治療效果:若經過治療癥狀明顯緩解,關節功能改善,可在醫生指導下嘗試低強度運動,但跑步仍需謹慎。 4. 個人身體狀況:患者若合并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等,跑步可能帶來更多風險。 5. 運動替代選擇:可選擇游泳、騎自行車等對關節壓力較小的運動方式。 總之,創傷性關節炎患者應謹慎對待跑步運動。在考慮運動時,最好先咨詢醫生,進行全面評估,制定個性化的運動方案,以避免加重病情,促進關節功能的恢復。
2024-10-13 13: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卓銘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康復科
-
創傷性關節炎又稱外傷性關節炎、損傷性骨關節炎,它是由創傷引起的以關節軟骨的退化變性和繼發的軟骨增生、骨化為主要病理變化,以關節疼痛、活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早期臨床表現:受累關節疼痛和僵硬,開始活動時較明顯活動后減輕,活動多時又加重,休息后癥狀緩解疼痛,與活動有明顯關系。 早期治療:調整和改變生活方式,這是骨關節炎二級預防最重要的措施,它的目的是減輕受患關節的負荷,減輕或避免受患關節的進一步勞損,這對膝髖骨關節炎患者尤為重要,當發現有“無癥狀性骨關節炎”(僅有放射學檢查所見的關節結構改變)或輕度的“癥狀性骨關節炎”后,即應指導和要求患者改變原來不適當的生活方式。減少每天運動總量:指步行下肢運動跑步等使膝髖關節有較充分的休息同時避免關節及全身有疲勞感覺。 故創傷性關節炎患者應盡量避免較大的運動量,可以將跑步改為伸展運動,伸展關節周圍的肌肉和肌腱,預防攣縮并可改善肌肉的協同動作,對下肢骨關節炎患者可改善步態。
2024-10-13 1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