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夜餐綜合征是一種因長期在夜間過度進食而引發的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肥胖、胃腸功能紊亂、睡眠障礙、代謝異常、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等。 1.肥胖:夜間進食,身體代謝減緩,多余熱量易轉化為脂肪,導致體重上升。 2.胃腸功能紊亂:夜間胃腸蠕動減慢,消化負擔加重,易引發消化不良、胃脹、胃痛等癥狀。 3.睡眠障礙:進食后身體處于興奮狀態,影響入睡和睡眠質量。 4.代謝異常:打亂正常的代謝節律,可能導致血糖、血脂等代謝指標異常。 5.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肥胖、代謝紊亂等因素會使心血管系統承受更大壓力,增加患病風險。 總之,夜餐綜合征對健康危害較大。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進餐,避免夜間過度進食。若已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
2024-10-23 12: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延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夜餐綜合征是指在夜生活中,經常進食過多的高熱量食品,如奶油糕點、含糖飲料和肥甘小吃等,引起肥胖傾向,失眠、記憶力衰退、晨起不思飲食等表現,此病在女性比較多見。研究表明,夜晚支配胃腸道消化功能的副交感神經活動比白天強,胃腸道對食物消化吸收能力亦強,因而容易肥胖。 平時,人的進餐時間、次數和食量相對穩定,而夜餐綜合征者往往忽視白天的正常進餐,次數和食量也減少,而在夜晚一次性進餐量銳增,這樣便容易導致肥胖。夜生活者往往由于夜間睡眠不足,人體生物鐘被干擾,神經系統的功能發生紊亂,可以誘發神經衰弱、高血壓、潰瘍病及其它現代生活方式文明病。
2024-10-24 0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