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夏至養生,要注意飲食調整、作息規律、運動適度、情緒管理、防暑降溫等。 1.飲食調整:夏至宜清淡飲食,多吃蔬果,如苦瓜、黃瓜、西瓜等,能清熱解暑。少吃辛辣油膩食物,避免加重腸胃負擔。 2.作息規律:應保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中午可適當午休,補充精力。 3.運動適度:選擇清晨或傍晚進行適量運動,如散步、慢跑、瑜伽等,避免高溫時段運動導致中暑。 4.情緒管理:保持平和心態,避免煩躁易怒,可通過冥想、聽音樂等方式舒緩情緒。 5.防暑降溫:外出做好防曬,常備防暑藥品,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清涼油等。室內注意通風降溫。 總之,夏至養生要從多方面入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保持身體健康。
2024-10-13 13: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池曉玲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肝病專科
-
夏至,作為一年之中日照最長的節氣,此時陽氣增長到極致,陰氣初生,是中醫養生論中非常重要的節氣。不同體質的人在夏至均要注重心境平靜,靜養以順應自然界陰陽氣交接的變化,避免烈日下暴曬,多靜少動,尤其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耗氣傷陰。 飲食調養方面應益肝補腎,調理胃氣,保養精氣,多吃淡味食物,保養腎臟。不妨多飲綠豆湯,多食新鮮蔬菜、瓜果等,如芥菜、莧菜、西紅柿、節瓜、冬瓜、絲瓜、水瓜、荔枝、桂圓、西瓜、薏苡仁、芡實、淮山、百合、太子參、西洋參等。 此外,火形人要防情緒激動引發肝陽上亢,土形人夏至易出現濕熱癥候如納差、便秘、黃疸等,特別要注意避免出汗后即吹冷風,以防寒濕入侵關節,形成關節炎癥、疼痛。
2024-10-13 1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