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陽虛是中醫術語,診斷陽虛通常依據癥狀表現、舌象脈象、發病誘因、體質因素以及既往病史等。 1. 癥狀表現:常見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溫、精神萎靡、腰膝酸軟、大便溏薄等。 2. 舌象脈象: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 3. 發病誘因:長期居住寒冷環境、過度勞累、久病損傷陽氣等。 4. 體質因素:先天稟賦不足,體質虛弱,易出現陽虛。 5. 既往病史:如患過重大疾病,損傷正氣,可能導致陽虛。 綜上所述,陽虛的診斷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判斷。如果懷疑有陽虛,應及時就醫,由專業中醫醫生進行診斷和調理。中醫調理陽虛的方法多樣,包括中藥調理、艾灸、飲食調理等。同時,患者自身也要注意保暖,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2024-10-17 11: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石顯方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陽虛患者主要診斷表現為:舌淡而胖,或有齒痕 體內水分的消耗與代謝,取決于陽氣的蒸騰作用。如果陽氣衰微,對水液蒸騰消耗不足,則多余水分蓄積體內,導致舌體胖大。舌體胖大,受牙齒擠壓而出現齒痕。2.脈象沉細 陽氣不足,不能鼓動脈管,所以脈象沉細無力。3.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軟;性欲減退、宮冷不孕、白帶清稀;氣滯血瘀導致沖任不通,月經失調或行而不暢,經常小腹脹痛。
2024-10-18 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