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剖腹產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降低產后尿失禁的發生風險,但并不能完全預防。這涉及盆底肌肉和神經的損傷、孕期身體變化、分娩方式特點、產后恢復情況以及個體差異等。 1.盆底肌肉和神經損傷:順產時胎兒經過產道,對盆底肌肉和神經的拉伸、壓迫更明顯,易造成損傷,增加尿失禁風險。而剖腹產相對減少了這種直接損傷。 2.孕期身體變化:孕期子宮增大、激素水平變化等,本身就會對盆底組織產生影響。 3.分娩方式特點:剖腹產避免了胎兒通過產道的強力擠壓,但手術也有創傷和并發癥風險。 4.產后恢復情況:無論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后盆底肌康復訓練都很重要,能幫助恢復盆底功能。 5.個體差異:不同女性的盆底組織基礎狀況不同,有些人即便順產也不一定會尿失禁,而有些人剖腹產仍可能出現。 總之,剖腹產不是預防產后尿失禁的絕對保障。女性在孕期和產后都應重視盆底健康,通過合理的鍛煉和護理,降低尿失禁的發生概率。
2024-10-17 17: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木彪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醫學中心
-
尿失禁不僅會在產后發生,在懷孕期間也會發生尿失禁。除了分娩外,妊娠也是造成盆底肌、支撐韌帶損傷的重要原因。因此,即使選擇了剖宮產,仍有可能會在產后發生尿失禁。但對胎兒相對過大、難產等孕婦,選擇剖宮產將有可能減少她們產后發生尿失禁的可能。
2024-10-18 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