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脊柱關節病是一類慢性炎癥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外周關節和關節周圍組織。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生活方式調整和定期復查等。 1.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能減輕疼痛和炎癥;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如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等,可延緩病情進展;生物制劑,如依那西普、阿達木單抗等,對部分患者效果顯著。但使用藥物需遵醫囑。 2.物理治療:包括熱療、水療、針灸、按摩等,有助于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 3.手術治療:對于病情嚴重、關節畸形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關節置換等手術。 4.生活方式調整:保持良好的姿勢,適當運動,如游泳、瑜伽等,增強脊柱和關節周圍肌肉力量。 5.定期復查:監測病情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脊柱關節病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改善生活質量。
2024-10-17 13: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占軍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關節與骨病外科
-
臨床上診斷為脊柱關節病后就需要考慮藥物治療問題,不要過分追求“確診”才開始用藥,以免延誤治療。治療目的是緩解疼痛、緩解癥狀和預防致殘。治療主要針對炎性腰背痛、外周關節炎、肌腱端炎及各種關節外表現。 1.非甾體類抗炎藥物 炎性下腰痛、外周關節炎、肌腱端炎及臘腸指(趾)均應選用NSAIDs。 2.糖皮質激素 對于癥狀嚴重而又難以控制的病人,可短期應用激素,癥狀緩解后盡快減量。對頑固性肌腱端病進行局部注射皮質激素,部分患者治療反應良好,可迅速緩解癥狀。 3.柳氮磺吡啶 在使用足量NSAIDs和/或炎癥關節局部抽液并注入皮質激素,仍然不能控制癥狀者,應該考慮使用柳氮磺吡啶。 4.甲氨蝶呤 對于經過上述治療仍然不能緩解癥狀或者病情進行性進展,則應考慮使用細胞毒藥物甲氨蝶呤,它外周關節炎有肯定的療效。 5.抗TNF-α 單克隆抗體 TNF-α 在免疫反應中具有介導炎癥和免疫調節的作用,抗腫瘤壞死因子的研究是一個基礎研究的熱點,而且已經有多種抗腫瘤壞死因子制劑用于臨床。 6.外科治療對于經正規的內科治療半年,仍無法緩解的外周大關節,如膝或踝關節,超聲或MRI證實有明顯滑膜增生者,可考慮行關節鏡檢查及施行滑膜切除術。對于髖關節受累且已有關節破壞、狹窄及功能喪失者,應考慮關節置換以改善功能,同時仍應以藥物治療原發疾病,預防其他關節的破壞。
2024-10-17 1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