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頻繁服用避孕藥可能會增加習慣性流產的風險。這主要與避孕藥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子宮內膜的狀態、卵子質量、受孕環境以及身體整體健康狀況等有關。 1. 內分泌系統:避孕藥中的激素成分可能干擾體內正常的激素平衡,影響卵巢功能和排卵,進而影響受孕和妊娠的穩定性。 2. 子宮內膜:長期服用避孕藥可能導致子宮內膜變薄或出現異常,不利于受精卵著床和胚胎發育。 3. 卵子質量:激素的波動可能對卵子的發育和質量產生一定影響,降低受孕成功率和胚胎質量。 4. 受孕環境:頻繁使用避孕藥后,身體的受孕準備可能不充分,影響胚胎的著床和生長。 5. 整體健康:長期服用避孕藥可能影響身體的代謝和免疫功能,間接對妊娠產生不利影響。 總之,雖然避孕藥在正確使用時有較好的避孕效果,但頻繁服用可能帶來一些潛在風險。建議采取更安全可靠的避孕方式,如避孕套等。如果有備孕計劃,應提前咨詢醫生,做好孕前準備。
2024-10-14 12: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平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產科
-
習慣性流產是由于生殖免疫因素所導致的,即懷孕期間女方體內產生了針對男方的免疫反應,這種免疫反應會攻擊胚胎,導致胚胎無法在母體內存活,從而導致流產。導致習慣性流產的成因十分復雜,而接近6成的患者是由于生殖免疫因素所引起的。此外,年齡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女性在40歲后,卵巢功能便開始下降,自然流產的幾率會加大,需要醫生采取手段去改善其卵巢功能。精神過度緊張、環境及食物污染、多次做人流和長期服用避孕藥是導致這種現象發生的誘因。
2024-10-15 0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