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疔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其發病迅速,癥狀明顯,嚴重時可危及生命。主要表現為局部紅腫、疼痛、發熱等,常見于顏面和手足部位。 1.病因:多因肌膚不潔、外感火毒、飲食不節等導致。 2.癥狀:初起為粟粒樣膿頭,堅硬根深,紅腫熱痛,隨后膿頭破潰,流出膿液。 3.好發部位:常見于顏面、手足等部位。 4.診斷:依據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中白細胞計數升高等。 5.治療:早期未化膿時,可外用魚石脂軟膏、金黃散等;化膿后需切開排膿;同時可口服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等抗生素;若病情嚴重,還需靜脈輸注抗生素。 疔瘡雖小,但不可忽視。一旦發現,應及時就醫治療,避免病情加重。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飲食清淡,預防疔瘡的發生。
2024-10-17 16: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萬里 主任中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疔瘡是一種發病迅速,易于惡化,危險性較大的瘡瘍。多發生在顏面和手足等處。若處理不當,發于顏面者易惡化走黃,發于手足者則可損筋傷骨而影響功能。疔的范圍很廣,包括西醫的癤、癰、壞疽的一部分,皮膚炭疽及急性淋巴管炎。因此名稱繁多,證因各異,按照發病部位和性質不同,分為顏面疔瘡、手足疔瘡、紅絲疔、爛疔、疫疔五種。 疔瘡多因肌膚不潔,鐵木刺傷而妄施針挑擠壓,以致火毒乘隙侵襲,邪熱蘊結肌膚;或因恣食膏粱厚味以及酗酒等因,引起臟腑積熱,毒自內發所致。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化膿性炎癥。
2024-10-18 0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