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瑋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白屑風臨床表現主要有這些:最初的表現為灰白色糠秕狀或油膩性鱗屑性斑片,以后逐漸擴散融合成邊界清楚的大斑片,甚至累及大部分的頭皮。鱗屑呈干燥的粉末狀或油膩性鱗片狀,可伴輕度紅斑,或針頭大小的紅色毛囊丘疹、滲出及厚痂。嚴重者全頭皮均覆有油膩性的臭味厚痂,并伴脫發。 另外,面、耳、耳后及頸:常由頭皮蔓延而來,為黃紅色或油膩性鱗屑性斑疹;胡須:有二種類型,一是毛囊口輕度紅腫、發炎伴小的淡褐色結痂,即“須瘡”,頑固難治。另一種為播散性紅色、油膩性鱗屑,膿皰形成較深,累及整個毛囊。
2016-03-08 04: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白屑風常見癥狀皮膚油膩光亮、瘙癢潮紅或白屑疊起脫去再生 ,常見于多皮脂、多毛、多汗部位。始于頭皮,癥狀加重時可向面部、耳后、腋窩、胸背、臍窩及恥骨部發展。頭皮,開始為小片狀白色糠秕狀或油膩性鱗屑性斑片,以后擴展融合成邊界清楚的大斑片,基底稍紅,輕度瘙癢,重者表現為油膩性鱗屑性圓形斑片,可伴有滲出和厚痂或以毛囊為中心的紅色丘疹,嚴重者全頭皮均覆有油膩性臭味的厚痂,伴有脫發。面、耳、耳后及頸 常由頭部蔓延而來,呈黃紅色或油膩性白色鱗屑及痂皮。胡須,多見于中年男性,毛囊口輕度紅腫,有小的淺褐色結痂,常稱“須瘡”,頑固難治。軀干,常見于20歲以上的男性,好發于前胸和肩胛骨間,開始為小的紅褐色毛囊性丘疹,上覆油膩性鱗屑,逐漸形成經過中,中心可治愈形成細糠狀鱗屑,邊緣有暗紅色丘疹及較大的油膩鱗屑的環狀斑片。
2016-03-08 15:5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白屑風? 白屑風是一種發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因皮膚油膩,瘙癢潮紅.疊起白屑而得名。發于面部又名“面游風”。本病的特點是皮膚紅斑、上覆油膩性痂屑或糠秕狀白屑,常見于青壯年或乳兒期。《外科正宗·白屑風》記載:“白屑風多生于頭面、耳、項、發中。初起徽癢,久則漸生白屑,疊疊飛起,脫而又生。此皆起于熱體當風,風熱所化。”本病相當于西醫學脂的溢性皮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