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骨質疏松是一種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破壞,導致骨骼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其成因復雜,包括年齡增長、激素變化、營養失衡、缺乏運動、疾病影響等。 1.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加,骨形成逐漸減少,骨吸收相對增加,骨量逐漸丟失。 2.激素變化:尤其是女性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男性雄激素減少,都會影響骨代謝。 3.營養失衡:鈣、維生素 D 等攝入不足,影響骨的正常形成和維持。 4.缺乏運動:肌肉活動減少,對骨骼的刺激減弱,不利于骨形成和骨強度維持。 5.疾病影響:患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糖尿病、慢性腎病等疾病,可能影響骨代謝。 6.藥物因素: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抗癲癇藥等,可能增加骨質疏松風險。 總之,骨質疏松是一種常見的骨骼疾病,需要重視預防和早期診斷。日常生活中,應保持均衡飲食,攝入富含鈣和維生素 D 的食物,適度運動,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如有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09 19: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平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脊柱外科
-
骨質疏松是一種全身代謝性骨骼疾病,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征,骨骼變得脆弱,容易發生骨折。在多數成年人中,尤以絕經后婦女為甚,骨密度會隨年齡逐漸下降。 一旦發生骨質疏松,情況是很難逆轉的。所以維持現有骨骼強壯,預防骨量進一步流失以減少骨折風險,就成為當務之急了。鈣質及維生素D補充劑對骨骼健康有一定幫助,但大部分病人更需要醫生作定期檢查、診斷及服用醫生處方的藥物治療。
2024-10-10 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