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肌氧供失衡的一種疾病。其成因復雜,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痙攣、心肌肥厚、心律失常、血液黏稠度增高等。治療方法多樣,如改善生活方式、藥物治療、介入治療等。 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這是心肌缺血最常見的原因。由于脂質在血管壁沉積,形成斑塊,使血管狹窄。治療常使用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以降低血脂,穩定斑塊。 2.血管痙攣:血管平滑肌異常收縮導致。可選用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地爾硫?等緩解痙攣。 3.心肌肥厚:心肌過度增厚,增加氧耗。治療可能包括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減輕心肌耗氧。 4.心律失常:如心動過速可增加心肌耗氧。根據心律失常類型,選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如普羅帕酮、胺碘酮等。 5.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流動性差。可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預防血栓形成。 心肌缺血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適量運動、保持良好心態等。
2024-10-14 1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