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防范麻疹傳染,要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加強個人衛生、提升自身免疫力等方面入手。 1.控制傳染源:對麻疹患者進行隔離治療,避免其與他人接觸,直到出疹后 5 天。 2.切斷傳播途徑:保持室內通風,對患者居住環境進行消毒,如使用含氯消毒劑擦拭物品表面。 3.保護易感人群:接種麻疹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未接種過疫苗的密切接觸者,可在接觸后 72 小時內注射免疫球蛋白進行應急預防。 4.加強個人衛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觸公共物品后。避免用手觸摸口鼻和眼睛。 5.提升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 總之,通過以上多種措施的綜合運用,可以有效防范麻疹的傳染。但一旦出現疑似癥狀,應及時就醫診斷。
2024-10-15 15: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京華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 以往的麻疹不易感染半歲以內的嬰兒。因為寶寶從娘胎里帶來了抗體武器,足夠防身半年之用,麻疹病毒不能侵犯。只有先天抗體消耗殆盡,半歲以后的孩子才會被感染。可是近年出現了“小嬰兒麻疹”(半歲以下的小患兒),這是因為如今的媽媽們小時候大都沒有出過麻疹,而是接種了疫苗獲得的免疫。這種免疫力不像感染麻疹后獲得的終生免疫那么持久,因而媽媽自身就沒有足夠的抗體傳給胎兒,新生嬰兒也就缺乏防御能力,容易遭致病毒的侵襲。寶寶和媽媽同時得麻疹也就不奇怪了。 如何做到防范麻疹傳染呢?1、改變免疫策略。我國目前兒童麻疹免疫程序為:全程免疫共3針即7個月初次接種,1.5歲、6歲各復種1針。不過,專家已經建議調整原有程序,如對大、中學生和青年人群進行麻疹疫苗的復種;對育齡婦女增加一次麻疹疫苗接種,可使母傳麻疹抗體陽性率從一般的21.43%提高到接種后的90.91%,這樣可減少新生兒麻疹的發病率。 2、控制傳染源。更早期發現,早期隔離患者,一般病人隔離期是出疹后5天,若有肺炎延長到10天,接觸麻疹者要隔離3周。患了麻疹的乳母要停止哺乳,以免感染小兒。 3、阻斷傳染途徑。麻疹是呼吸道傳染病,它主要經過呼吸道傳播,患者的口、鼻、咽、眼的分泌物均含有病毒,當病人說話、咳嗽、打噴嚏時病毒就會散布到空氣中,并通過鼻部、咽部或眼睛等部位侵入人體,密切接觸者也可以借助手的污染而傳播。病人的衣物要徹底消毒,冬春季節室內注意通風,托幼學校集體機構,注意室內紫外線消毒。 4、管理易感人群。凡未得過麻疹的或沒接受過麻疹疫苗的人均易感染麻疹。麻疹的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麻疹病人后90%以上的人都會發病。流行期應加強對易感人群的管理,流行期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少組織集體活動,減少感染幾率,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飲食健康、均衡營養,生活規律、保證睡眠休息。 5、早期住院治療。 一旦發現類似病兒或成人,應盡早就醫,必要時住院診治,便于傳染源隔離,避免貽誤病情。"
2024-10-16 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