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天旺 主任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最常見的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國大陸流行病學調查顯示RA的患病率為0.34%-0.36%,患病總人數至少有400萬,大部分是婦女,由于女性體內的雌性激素會激發此病,而男性體內的睪酮則對其有所抑制,故此病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 類風濕關節炎可在任何年齡發病,通常35-50歲之間為發病高峰期。此病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確,但遺傳是重要的原因,病人中約半數有家族史,凡家族中有人患此病者要格外警惕。這是一種致殘性很高的疾病,未經治療的患者兩年致殘率約為50%,三年致殘率為70%。 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成為當今國際RA研究的熱點。2003年歐洲抗風濕病聯盟提出了非常早期RA和早期RA的定義,將病程少于12周的定義為非常早期;病程在12周和兩年之間的定義為早期。但目前早期確診的病人不多。為了對RA作出早期診斷,必須結合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除了檢查病人的血清抗體外,影像學檢查也有重要意義。在確診了RA后,治療要強調綜合療法。 總的來說,治療分為非藥物和藥物兩個方面,以藥物治療為主,首先是止痛和消炎,以控制病情,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 近年研制成功的生物制劑———抗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如類克),能快速有效地控制癥狀、緩解病情,為治療RA提供了新的生物治療手段。在疾病早期階段就開始應用生物制劑積極治療尤為關鍵。 此外,對癥治療、康復運動、關節功能鍛煉等,對控制病情,改善癥狀很有好處。在康復運動方面,最好能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伸展運動和包括游泳在內的水療。適當的運動對保持關節功能的作用不可小視。
2016-03-16 00: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病因至今還不是很明確,目前大多理論認為其是人體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和自身免疫系統亢強有一定關系,也有一定遺傳基礎,該病表現為外周關節的非特異性炎癥。另外長期處于潮濕環境、關節的過度運動等都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的誘發因素。
2016-03-16 1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