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藥物通常是有副作用的,比如非甾體抗炎藥、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糖皮質激素、生物制劑、植物藥等。 1.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如惡心、嘔吐、腹痛等,還可能導致肝腎功能損傷。 2.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像甲氨蝶呤,可能導致骨髓抑制、肝損傷、胃腸道反應等。來氟米特可能引起脫發、皮疹、腹瀉等。 3.糖皮質激素:長期使用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可能引起滿月臉、水牛背、骨質疏松、血糖升高等。 4.生物制劑:例如依那西普,可能出現注射部位反應、感染風險增加等。 5.植物藥:白芍總苷可能有腹瀉的不良反應。 總之,雖然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藥物可能存在副作用,但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并定期監測相關指標,能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2024-09-17 18: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建林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破壞性的關節病,只有用藥治療才有望控制病情,阻止發展,進而避免畸形和殘廢。 藥物雖有毒副作用,但機率小,若將其風險與治療獲益相比,這是值得的,就如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同樣道理。
2024-09-17 2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