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心臟在沒有明顯癥狀的情況下,是有可能發生梗死的。這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血管病變程度、個體差異、基礎疾病、神經反應差異、生活習慣等。 1.血管病變程度: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可能在未引起明顯癥狀時突然導致梗死。 2.個體差異:有些人對疼痛的敏感度較低,心肌缺血時可能未感覺到明顯疼痛。 3.基礎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其神經末梢可能受損,對疼痛的感知能力下降。 4.神經反應差異:心臟的神經傳導出現異常,可能無法及時傳遞疼痛信號。 5.生活習慣:長期大量吸煙、酗酒、高脂飲食等不良習慣,增加了無癥狀梗死的風險。 總之,即使心臟沒有明顯癥狀,也不能忽視心血管健康。定期進行體檢,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有助于預防心臟梗死的發生。一旦出現可疑癥狀,應及時就醫。
2024-10-17 11: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頂立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發生心肌梗死時,如果梗死的心肌面積小,患者是可以完全沒有癥狀的,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他們的疼痛感覺不靈敏。但是,只要發生過心肌梗死,無論有無癥狀,都屬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必須進行嚴格的冠心病二級預防,控制各項危險因素。 血壓、血脂正常,如果沒有腎臟損害等,建議把血壓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或更低。大量的臨床試驗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收縮壓每降低10~14毫米汞柱,舒張壓每降低5~6毫米汞柱,發生腦中風的可能性就減少2/5,冠心病減少1/6,總的心血管事件減少1/3。同控制血壓一樣,如果沒有其他禁忌,你應該用藥將血脂降得更低,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至于血液黏稠度,它只是在臨床上供參考的檢查。 一般說來,曾經患心肌梗死的患者,除了采用健康生活方式措施外,如果沒有用藥禁忌,一定要應用以下四類藥:阿司匹林、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他汀類降脂藥、β-受體阻滯劑,它們已經被證實能夠改善患者的遠期預后。至于你的具體用藥和劑量,建議你向心血管內科醫生咨詢。
2024-10-17 2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