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祖學
海口市婦幼保健院
一級
藥械科
-
血虛和貧血不能簡單地劃等號。血虛是中醫術語,貧血是西醫概念。兩者在病因、癥狀、診斷和治療等方面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血虛可能由飲食不調、勞倦過度、失血過多等引起;貧血則多與造血原料缺乏、骨髓造血功能異常等有關。 1.病因不同:血虛的原因包括脾胃虛弱、思慮過度、久病不愈等。貧血常見于缺鐵、缺乏維生素 B12 和葉酸、慢性失血、骨髓造血障礙等。 2.癥狀表現:血虛常表現為面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等。貧血除上述癥狀外,還可能有乏力、氣短、皮膚黏膜蒼白等。 3.診斷方法:血虛主要依據中醫的望聞問切。貧血依靠血常規檢查,如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等指標。 4.治療側重:血虛多采用中藥調理,如四物湯、歸脾湯等。貧血則根據病因補充相應的造血原料,如鐵劑(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維生素 B12 等,嚴重時可能需要輸血。 5.調理方式:血虛者要注意飲食營養均衡,避免勞累。貧血患者要注意休息,預防感染。 總之,血虛和貧血不能混為一談,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9: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陸杉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生殖醫學科
-
中醫學并沒有貧血的名稱,很多人并不貧血,但是從臨床所呈現的情況,表現出類似貧血的癥狀,如臉色蒼白干燥,容易頭暈眼花,疲憊乏力,心慌氣短,經期小腹墜痛,月經推遲,經量較少,有一些人甚至會閉經,所以就認為自己貧血。但是往往做完血常規檢查之后,卻發現不是貧血,只是中醫所說的血虛。所以說血虛并一定會貧血,血虛和貧血的概念完全不一樣。
2024-10-22 0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