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心難受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心臟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 1.生理因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睡眠不足等,可能導致心臟暫時供血不足,引起心難受。 2.心理因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會影響自主神經功能,引發心難受。 3.心臟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等,會影響心臟正常功能,導致心難受。 4.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可因缺氧而使心臟受累,出現心難受。 5.消化系統疾病:胃食管反流病、胃潰瘍等,有時疼痛會放射至心臟部位,讓人感覺心難受。 6.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可能影響代謝和心血管功能,導致心難受。 總之,心難受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頻繁出現或癥狀嚴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心內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心電圖、心臟彩超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14 12: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煥林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科
-
心難受是一個相當常見又比較模糊的癥狀。這種主觀感覺在不同人身上差異很大,主要有以下幾種: 1.由心臟本身疾病引起的“心難受”,多見于有心臟病史的中老年人,系由心律失常(頻發的早搏、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等)引起。其特點是多伴有面色蒼白、出冷汗、氣急、心悸等癥狀,一旦出現應及早就醫。 2.由胃病引起。有的人將胃部不適說成“心難受”。他們有胃病史,常伴有燒心、噯氣,服用胃藥多可緩解。 3.惡心俗稱“心攪混”,當嘔吐之后,這種心難受馬上會減輕或消失,并能查出暈車、妊娠嘔吐、急性胃炎等誘因。 4.神經官能癥患者,常自覺“心難受”,多伴有心煩、心痛、失眠、健忘、多汗等癥狀。
2024-10-15 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