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類風濕關節炎雖不能根治,但治療仍有重要意義。包括減輕疼痛、延緩關節破壞、提高生活質量、預防并發癥、降低治療成本等。 1.減輕疼痛:類風濕關節炎會帶來明顯的關節疼痛,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通過治療,如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能有效緩解疼痛,讓患者日常活動更舒適。 2.延緩關節破壞:疾病若不治療,會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治療中使用抗風濕藥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可延緩關節破壞進程。 3.提高生活質量:規范治療能使患者保持一定的活動能力,參與社交和日常活動,提升心理狀態和生活滿意度。 4.預防并發癥:長期患病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治療有助于控制病情,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 5.降低治療成本:早期積極治療能控制病情,減少后期因病情加重所需的高額治療費用。 總之,盡管類風濕關節炎不能徹底治愈,但治療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狀況,減輕痛苦,避免病情惡化帶來的嚴重后果。
2024-10-14 12: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建林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在現實生活中,病人更多關注的是關節痛與不痛,腫與不腫。風濕病專科醫生不但關注病人的腫與痛,還關注藥物能否阻止骨與關節的破壞。 因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原則是給予非甾體抗炎藥,必要時使用糖皮質激素,以盡快緩解疼痛和腫脹。同時會盡早使用DMARDs,以減少或延緩骨破壞。 目前的研究發現,關節腫痛和關節破壞由不同的信號通路在控制,有時病人關節并無腫痛,但是關節破壞還在悄無聲息地繼續進行。所以,在當今類風濕關節炎不能被根治的情況下,防止關節破壞,保護關節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是我們的最高目標。 要達到此目標,一方面,要把握好治療時機,早期積極、合理地使用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DMARDs);另一方面,堅持長期服藥治療也很重要,此類藥物中化學合成藥往往起效需要4~8周,一定要有耐心。
2024-10-14 1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