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動脈粥樣硬化的命名主要基于其病理特征,包括動脈內膜脂質沉積、纖維組織增生、粥樣斑塊形成、動脈中層平滑肌細胞遷移增殖、血管壁變硬等。 1.脂質沉積: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質在動脈內膜下逐漸積累。 2.纖維增生:刺激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纖維帽。 3.粥樣斑塊:脂質核心被纖維帽覆蓋,形成粥樣斑塊。 4.平滑肌遷移:中層平滑肌細胞向內膜遷移并增殖。 5.血管壁硬化:導致動脈壁彈性降低,管腔狹窄。 總之,動脈粥樣硬化的命名準確反映了其在動脈內發生的一系列復雜的病理變化過程,這些變化相互作用,最終影響血管的正常功能。
2024-10-23 11: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益業 主任中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科
-
16世紀,有一位古埃及的醫學專家。在他的父親病逝以后,大膽地作了一次尸體解剖研究,發現他父親的動脈血管壁上有一堆堆黃顏色的東西,像日常喝的麥片粥,于是,他便給這些物質取名粥樣。更讓他驚異的是,這些東西觸摸起來像骨頭一樣硬,于是再取名骨化。經過許多年的醫學發展,人類對這種血管病變有了統一的命名,即動脈粥樣硬化。
2024-10-23 1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