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小軍 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內科
-
1、前驅癥狀:在典型癥狀出現前1~6周,可有發熱、咽痛、頜下淋巴結腫大等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現。過半數以上患者有不規則發熱,多是輕中度(腋溫37.5度~39度),亦可有高熱(腋溫39度以上)。半數以上患者前驅癥狀輕微或短暫而容易被忽略?! ?、風濕性關節炎:呈游走性、多發性關節炎。以大關節受累為主,如膝、踝、肘、肩等,局部可有紅、腫、熱、痛。關節疼痛通常2周內消退,很少持續一個月以上。關節不出現畸形,但紅、腫、熱、痛常反復發作。重癥或典型病例的關節多為對稱出現,輕癥及不典型病例則會單數或某一個關節受累,或累及一些不常見的關節如髖關節、指關節、下頜關節、胸鎖關節、胸肋間關節,后者常被誤認為心臟炎癥狀?! ?、風濕熱的其他表現:除上述癥狀外,還可表現為心臟炎、皮下結節、環形紅斑和舞蹈病。這些表現可以單獨存在,也可合并出現。皮膚和皮下組織的表現一般不單獨出現,通常只發生在已經患有關節炎、舞蹈病或心臟炎的患者身上。①心臟炎:輕癥患者可有原因不明的進行性心悸、氣促加重,或僅有頭暈、疲乏等亞臨床型心臟炎表現。心臟炎的早期表現常是竇性心動過速,心率與體溫升高不成比例。心包炎多為輕度。②環形紅斑:皮疹為淡紅色環狀紅斑,中央顏色蒼白,周圍顏色淡紅,時隱時現,突然之間發作,數小時或者一兩天內會消退,常分布在四肢近端和軀干。③皮下結節:不痛,觸摸感覺稍硬,形狀較小,與皮膚無粘連感,結節表面皮膚正常,無紅腫,結節常位于關節伸側的皮下組織,尤其肘、膝、腕、枕或胸腰椎棘突處,常與心臟炎同時出現,是風濕活動的表現之一。④舞蹈病:常見于4到7歲兒童,是一種不自主的軀干或肢體動作,面部表現為擠眉眨眼、搖頭轉頸、呶嘴伸舌,肢體表現為各方向無節律的交替動作,激動興奮時加重,睡眠時消失。⑤其他癥狀:可出現腹痛、多汗、鼻衄、瘀斑等。有腎損害時,尿中可出現紅細胞及蛋白。
2016-03-02 20: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風濕熱的癥狀主要是發熱、咽痛、頜下淋巴結腫大、類風濕關節炎、心悸、氣短、心力衰竭、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心臟增大、低熱、鼻出血、收縮期雜音、心臟雜音等,有這樣的癥狀,一定要盡快的去醫院風濕科檢查的。
2016-03-03 00:4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風濕熱? Bouillaud綜合征(Bouillaud syndrome)異名:風濕熱。是一種常見的反復發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結締組織炎癥,主要累及心臟、關節、中樞神經系統、皮膚和皮下組織。6~15歲為高發年齡。本病發病與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的感染相關,故發展中國家的發病率較發達國家高。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冬春多見,遍及世界各地。我國各地發病情況不一,風濕熱總發病率約為22/10萬,其中風濕性心臟病患病率為0.22‰ 。以風濕性心臟病為例,20世紀80年代,中、小學生發病率北方為0. 11‰~1. 09‰,南方為0.37‰~3.6‰。首次發病年齡多為6~15歲,3歲以下少見,近年來發病年齡有向后推遲的趨勢。發病率無性別和種族差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