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體位性高血壓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高血壓,其發生與神經調節、心血管系統變化、激素水平、血容量、藥物影響等有關。 1.神經調節: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可能導致體位改變時血管收縮異常,引起血壓升高。 2.心血管系統變化:心臟功能異常、血管彈性降低等,使體位變動時血壓調節失衡。 3.激素水平:某些激素如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異常激活,可促使血壓升高。 4.血容量:血容量過多或分布不均,在體位變化時易引發高血壓。 5.藥物影響:部分藥物可能影響血管張力或神經調節,導致體位性高血壓。 總之,體位性高血壓的發生機制較為復雜。患者應及時就醫,通過改善生活方式、調整藥物等方法進行治療,并定期監測血壓變化。
2024-10-21 16: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煥林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科
-
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有些人在立位或坐位時血壓增高,主要表現舒張期血壓升高,幅度也較大;而平臥位時血壓正常,稱之為體位性高血壓。國內體位性高血壓約占高血壓病的4.2%。 人在立位時,由于身體低垂部位的靜脈血液滯留過多,回心血量減少,心排血量降低,就會反射地引起小動脈收縮甚至痙攣而造成血壓升高,有些人這種反射特別明顯和強烈,而產生體位性高血壓。 在通常情況下本癥不需要服藥,平時加強體育鍛煉,提高下肢血管緊張性,可以減少下肢靜脈血液瘀滯,對防治本病有效。
2024-10-22 0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