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藥物治療期間,應定期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炎癥指標、自身抗體以及影像學檢查等,以評估治療效果和監測藥物不良反應。 1.血常規:包括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白細胞減少可能提示感染或藥物副作用;貧血可能與疾病本身或藥物影響有關;血小板異常可能反映炎癥狀態。 2.肝腎功能:如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肌酐、尿素氮等。某些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如甲氨蝶呤,可能影響肝腎功能。 3.炎癥指標:例如 C 反應蛋白、紅細胞沉降率,能反映疾病的活動程度。 4.自身抗體:如類風濕因子、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等,有助于判斷疾病的診斷和預后。 5.影像學檢查:如 X 線、磁共振成像(MRI)等,可了解關節結構的變化。 定期進行這些指標的檢查,有助于醫生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患者務必遵醫囑按時檢查,在正規醫院接受規范治療。
2024-10-24 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