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毅 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
-
心電圖是反映心臟電活動的重要檢查手段。心電圖是否正常不能單純依靠自我判斷,需要專業醫生結合多種因素綜合評估,如心臟節律、心肌供血、心臟結構等。若存在異常,可能提示某些疾病,也可能是生理性變化。如有疑慮,建議及時就醫。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7-09-09 09:36
1.心臟節律:正常的心臟節律規整,如果出現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動過速、心動過緩等,心電圖會有相應表現。
2.心肌供血:心肌缺血時,心電圖可能出現ST段壓低、T波倒置等改變。
3.心臟結構:心臟結構異常,如心房心室肥大,心電圖也會有特征性變化。
4.生理因素: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睡眠不足等生理狀態可能影響心電圖結果,但通常是暫時的。
5.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可能導致心電圖改變,如抗心律失常藥、洋地黃類藥物等。
總之,心電圖的解讀較為復雜,僅憑個人難以準確判斷。如果對心電圖結果有疑問,應前往正規醫院,由心血管內科醫生進行專業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