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鐵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夜間盜汗可能由腎陰虛或腎陽虛引起,也可能有其他原因,如陰虛火旺、氣血不足、結核病、內分泌失調等。 1.腎陰虛:腎陰虧損,虛熱內生,可出現夜間盜汗,還常伴有腰膝酸軟、頭暈耳鳴、五心煩熱等癥狀。治療上可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等。 2.腎陽虛:一般腎陽虛較少導致夜間盜汗,但如果病情嚴重,陽氣虛衰,衛外不固,也可能出現。多伴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等。可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等調理。 3.陰虛火旺:體內陰液不足,虛火旺盛,導致盜汗,常有口干咽燥、心煩失眠等表現。可考慮知柏地黃丸。 4.氣血不足:氣血虛弱,不能固攝津液,出現盜汗,同時有面色無華、氣短懶言等。可服用歸脾丸。 5.結核病:結核菌感染,如肺結核,常有盜汗,還會有咳嗽、咯血、低熱等。需抗結核治療,常用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6.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可引起盜汗,伴心慌、手抖、消瘦等。治療藥物有甲巰咪唑等。 夜間盜汗的原因較多,若頻繁出現,建議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對癥治療,并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2024-10-24 1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