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寶寶學會走路的時間存在個體差異,一般在 9 個月到 18 個月之間。影響寶寶走路時間的因素包括身體發育、肌肉力量、平衡能力、性格特點和環境因素等。 1.身體發育:寶寶的骨骼、關節和肌肉發育狀況對走路有重要影響。如果發育良好,通常能較早具備走路的基礎條件。 2.肌肉力量:腿部肌肉力量足夠,才能支撐身體重量并保持平衡,順利邁出步伐。 3.平衡能力:良好的平衡感能幫助寶寶在行走時保持穩定,減少摔倒的風險。 4.性格特點:活潑好動、勇敢探索的寶寶可能更早嘗試走路。 5.環境因素:提供安全、寬敞且有適當引導的環境,能激發寶寶走路的欲望和能力。 每個寶寶都是獨特的,走路時間有早有晚,家長不必過于焦慮,只要寶寶的發育在正常范圍內,耐心陪伴和鼓勵即可。
2024-10-19 23: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大概在寶寶十個月之后的話,就可以慢慢的讓他學習走路,鍛煉他的腿部肌肉力量。
2024-10-19 23: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正常情況下,6個月的孩子,可以自行翻身,自已能稍坐一會兒,大人扶著腋下有邁步的動作;到7個月時,小兒開始會爬行;8個月時小兒爬行已較靈活;9~10個月的小兒逐步會站立,扶著東西可蹣跚地走步;到1歲時可以獨立走步。有的小兒運動功能的發育可能比以上規律稍早些或稍晚些。為了嬰兒的健康成長,不要過早地學走路。嬰兒時期的生理特點,骨骼中的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容易變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整。
2024-10-20 1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