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君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慢性心功能不全通常需要進行多種檢查,包括血液檢查、尿液檢查、影像學檢查、時間測定、心電圖及心功能檢查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7-01-07 21:20
1.血液檢查:可了解水、電解質平衡,肝腎功能等,如血鉀、血鈉、膽紅素等指標。
2.尿液檢查:能發現少量蛋白、紅細胞等異常。
3.影像學檢查:X線有助于觀察心臟及肺部情況,判斷心衰類型及程度。
4.時間測定:通過臂至舌循環時間、臂至肺時間等評估心功能。
5.心電圖檢查:可發現心臟基礎病變,PTF-V1對早期左心衰竭有提示意義。
6.心功能檢查及血流動力學監測:能精確評估心泵功能,指導治療和判斷預后。
總之,通過這些檢查,醫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慢性心功能不全? 慢性心功能不全也被稱為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種器質性或功能性心臟疾病,損害了心室的充盈或射血能力而導致的一種復雜的綜合征。患者可出現腹部或腿部水腫,并以此為首要或惟一癥狀而就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