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牙癰是指發生于牙齦處的癰腫,多由胃火上炎、風火邪毒侵襲、腎陰虧虛、氣血不足、齲齒等因素引起。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中醫治療、日常護理等。 1.胃火上炎:常因飲食不節,過食辛辣肥甘導致胃火熾盛。表現為牙齦紅腫疼痛,口臭,口渴。治療以清胃瀉火為主,可用清胃散加減。 2.風火邪毒侵襲:多由外感風邪熱毒,引動胃火所致。癥狀為牙齦腫痛,發熱惡寒。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消腫,可選用銀翹散加減。 3.腎陰虧虛:久病或勞傷過度,腎陰虧損,虛火上炎。牙齦微紅微腫,牙齒松動。宜滋陰補腎,可用知柏地黃丸加減。 4.氣血不足:久病或素體虛弱,氣血虧虛,牙齦失養。牙齦色淡,不腫或微腫。治以補益氣血,方選八珍湯加減。 5.齲齒:因牙齒齲壞,感染蔓延至牙齦引發。需及時治療齲齒,必要時拔牙。 牙癰患者應注意口腔衛生,清淡飲食,避免勞累。如癥狀嚴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口腔科就診。
2024-10-10 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