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鼻淵是一種常見的鼻部疾病,多由外感風邪、膽經郁熱、脾胃濕熱、肺經風熱、正氣不足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中醫調理、生活習慣調整等。 1.外感風邪:風邪侵襲鼻竅,導致鼻塞、流涕。治療可選用蒼耳子散加減。 2.膽經郁熱:多因情志不暢,膽火上炎。可用龍膽瀉肝湯調理。 3.脾胃濕熱:飲食不節,脾胃運化失常。可服甘露消毒丹。 4.肺經風熱:外感風熱,邪襲肺經。用銀翹散治療。 5.正氣不足:身體虛弱,抵抗力差。需益氣固表,如玉屏風散。 鼻淵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鼻腔衛生,避免刺激性食物,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2024-10-10 04:5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淵? 鼻淵是以鼻流腥臭濁涕、量多不止、鼻塞、嗅覺喪失、頭痛等為主癥的鼻科疾患。重者稱為“腦漏”。是臨床上的常見、多發病。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素問·氣厥論》中就有本病的記載:“鼻淵者,濁涕流不止也。”《景岳金書》也說:“鼻為肺竅…若其為病……時流濁涕而或多臭氣者,謂之鼻淵,又曰腦漏”。鼻淵相當于西醫學的急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和副鼻竇炎。它是鼻竇黏膜的急慢性化膿性炎癥,由于鼻竇開口細小,稍有狹窄和阻塞便影響鼻竇的通氣和引流而發生感染,一旦感染,則往往累及鄰近的鼻竇,所以統稱為鼻竇炎,臨床以上頜竇發病率最高。若束得到適當治療,反復發作,或患者體質虛弱,病情延誤易轉為慢性鼻竇炎。現代醫學還指出本病的發生與感染和變態反應有關,其病理改變也是混合性的,具有化膿性炎癥與變應性炎癥同時存在的特征。這是造成本病的遷延難治的原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