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微微 主治醫師
安徽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慢性腎性貧血是指由慢性腎臟疾病導致的貧血狀態,主要由于腎臟功能受損,影響了紅細胞生成和維持。這種貧血的特點是紅細胞生成減少、破壞增加、出血傾向以及無效生成。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6-09-18 08:02
1. 紅細胞生成減少:慢性腎病患者體內紅細胞生成激素(促紅細胞生成素)分泌減少,導致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2. 紅細胞破壞增加:腎臟排泄功能受損,體內毒素積累,加速紅細胞破壞,同時血管異常可能導致紅細胞通過時受損。
3. 出血傾向:腎功能衰竭常伴有血小板功能障礙,增加出血風險,如紫癜、消化道出血等,進一步加劇貧血。
4. 紅細胞無效生成:毒素影響紅細胞成熟,加上骨髓對促紅細胞生成素反應減弱,即使激素水平正常,紅細胞生成仍受限。
5. 血液稀釋和營養缺乏:腎功能不全可能導致血容量增多和營養素(如鐵、葉酸、維生素B12)吸收利用障礙,影響紅細胞生成。
治療慢性腎性貧血通常包括改善腎功能、補充缺失的營養素、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替代療法,以及控制出血和清除體內毒素。重要的是,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個體化治療,并定期監測血紅蛋白水平和腎功能,以確保治療效果并預防并發癥。中醫科可以提供綜合治療方案,包括中藥調理和非藥物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