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璇 住院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肌痹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疾病,通常由先天稟賦不足、氣血虧虛,以及風寒濕邪侵襲所致。其癥狀表現多樣,如肌肉無力、活動遲緩等。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加重。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8-06-09 18:38
1.病因:先天體質弱、氣血不足、外部環境中的風寒濕邪入侵等。
2.癥狀:肌肉無力、酸痛、活動不靈活,嚴重時可能影響正常生活。
3.診斷:通過醫生的詳細問診、體格檢查,必要時結合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明確診斷。
4.治療:中醫治療常采用中藥調理,如獨活寄生湯、黃芪桂枝五物湯等,需遵醫囑。
5.日常護理:注意保暖,避免勞累,適度鍛煉,增強體質。
6.預防:均衡飲食,保證營養;規律作息,增強免疫力。
總之,肌痹需要綜合治療和調理,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促進康復。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肌痹的治療:內治療法辨證論治。熱毒熾盛證。證候:起病急驟,皮膚大片水腫性紅斑或紫紅斑,觸之灼熱,肌肉疼痛無,關節腫痛,或吞咽不利;伴高熱,口渴喜飲,口苦咽干.心悸煩躁,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質紅絳,苔黃燥,脈滑數。寒瘀痹阻證。證候:病情遷延,發展緩慢。皮損呈暗紅色斑塊.少量脫屑.全身肌肉酸痛無,活動受限,或手足腫脹;伴氣短乏,怕冷,腹脹;舌質淡黯,苔白,脈沉細或沉緩。治法:溫陽散寒,活血通絡。陽氣虛衰證。證候:病程日久.應損暗紅或紫紅,質硬。有細小鱗屑,局部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肢端紫紺發涼.心悸氣短,動則喘促,畏寒,腹脹使清;舌質淡胖,苔白潤,脈細無。治法:補中益氣,調和陰陽。外治療法:面部紅斑者。外搽白玉膏、氧化鋅軟膏護膚遮光。肌肉關節疼痛無,皮膚不紅,肢端青紫發涼者,可用紅花五靈脂藥酒、木瓜藥酒涂搽按摩;或用透骨草30克,桂枝15克,紅花10克,木瓜15克,蘇木20克,煎湯熏洗浸漬患處。
2016-09-06 12:28
-